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34章 (第2/3页)
明明明眼人都能看出,而今西北总兵之职空缺, 而晏决明文韬武略、功劳甚大, 又与皇帝关系匪浅。 就算资历尚浅,也该当在西北扎根,假以时日, 晏决明总能担起戍守国门之责。 可偏偏就是这众望所归,反倒成了时刻悬在头顶的利刃,叫他不敢妄动。 更何况, 程荀比谁都清楚, 晏决明此前在西北, 也曾私藏兵马、豢养军队。 不管他背后有多少无奈,这举动又能为彼时的太子带来多少裨益, 可真追究起来,一样是掉脑袋的大罪。 或许凭着几分潜邸时的情谊,皇帝此时并不会追究,以免寒了朝堂上百官的心;可一旦这怀疑的种子埋下,经年后是如何情形,谁又能说清? 不如在此时急流勇退,干脆利落地交出手中兵马势力,做出忠心耿耿、不贪慕权势的姿态,打消皇帝心中的疑窦。待他日,自有得用之时。 许是晏决明的请求,皇帝对这退让的嘉奖,便落在了程荀头上。 一个郡主的封号,上不能动摇皇权,下足了晏决明的意,又给了老臣孟忻一份体面,一石三鸟,何乐而不为呢? 而程荀从扬州到西北,卧底胡家、扳倒誉王势力,杀死呼其图、营救一方百姓,找到罗季平尸骨、揭开范家为乱边关二十年的真相…… 桩桩件件,于上位者而言,或许也不过是一点锦上添花的名头。 程荀满心思绪,不自觉往林中越走越深。 她从不是妄自菲薄之辈,自然知道以一孤女之身,她能走到今日这一步,付出了何等辛劳的代价。 她做事皆出于本心,从未奢求何人的奖赏。可她也明白,若今日做出这些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