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绍述纷争篇 (第2/7页)
轰动一时,欧阳修说苏轼定会取代自己。成为下一代文坛领袖。可欧阳修还说过,李清臣的才华和苏轼同一级别。同样是进入馆阁,苏轼参加的是特试,李清臣和大家一起考,拿了第一名。这样的才华让他平步青云,在官员队伍里鹤立鸡群,于是另一件别人梦想不到的好事主动找上了门——北宋著名高门大阀韩氏家族看上了他,韩琦的哥哥把女儿嫁给了他。 所以说:李清臣在当时,是远比苏轼还要闪亮的官场新星。这样的本事、这样的婚姻,一般来说。只要他平稳运营下去,不必求什么突出表现,都注定了是位顶级高官。可惜没多久,他就倒了,因他的性格… 新党当政。他不往里掺和。在别人眼里,这很正常,他是韩琦的亲戚、是旧党。但元祐时期高太皇太后废除新法时,他才把整个官场都吓了一跳。他站出来和司马光他们辩论,一条条、逐字逐句反驳:新法哪里不好?先皇哪里失政?我们来讲清楚! 这时人们才看清楚,韩家的女婿、李清臣居然是王安石的信徒!那他为什么不在新法实行的15年里积极参与呢?这时树倒猢狲散,他一个人出来逞能。不是找死吗? 不!这是一位大才子的特殊心理。当别人一窝蜂拥上去争名夺利时,他远远地站着,这叫清高。当别人争先恐后躲开,怕惹事时,他站出来独自面对,这叫cao守…爱惜自己的羽毛。珍惜自己的信念,蔑视凡人所看重的功名利禄,这是中国名士几千年传承的核心意识… 只是结局不大好,李清臣被下放了,同时被旧党踢出阵容。连韩氏家族都看他不顺眼。这些他都不在意,被压制9年后回到京城,主持这次考试,出了下面这道超长的考题——“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,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