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淮西之战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淮西之战篇 (第3/5页)

东路寿州的寿春、安丰。淮西安抚使仇悆与孙晖合兵,在寿春府城下击退金军,次日又收复安丰县。11月上旬,吴玠部将杨从仪在腊家城击败金军。

    7日、12日,赵构连发诏书,声讨伪齐刘豫。13日,赵构甚至提出自己将渡过长江,与敌决战!赵鼎在这时则劝道“退既不可,渡江亦不可。敌军远道而来,求速战不得,必然退兵。且刘豫并未亲临,只是派其子刘麟率军。陛下千金之体,犯不着亲自与其决胜负”赵构答应。随后派参知政事沈与求巡边江上。

    同日,金兵攻破淮南东路的重镇滁州。这时环视淮南一带,南宋曾集结了三大将15万以上的兵力,赵构甚至把自己最亲信的私人将领杨沂中都派了过来,可说这是自富平之战后,宋军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。可现在,韩世忠却发现身边没一个友军!

    实事求是的说:韩世忠不是帅才,而是一位极强的将领。他可以突击、可以埋伏、可以顽强地防守,却始终没展示出纵横捭阖、睥睨当世,在广阔战场上控制一切的实力!

    这是他个人的短板,其实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条铁律。几乎在每个民族危亡时期里,能独撑大厦的人,都只是一个!从没有实力、战绩可相捋的双子星!

    这时他明智地选择了后撤。再次渡江回镇江府驻扎。如此一来,南宋三大将全部回到长江南岸:淮西、江东宣抚使刘光世在建康府;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在镇江府;浙西、江东宣抚使张俊在常州…淮南大地空空荡荡!

    14日,张浚被火线复职,再次担任知枢密院事,全权指挥这次淮西之战。

    当张浚再次摊看地图,在长江北岸只有岳飞的襄阳六州兵马。兵马很少,且岳飞驻地在荆湖北路的鄂州,不知道能来得及赶过来吗?

    岳飞…赵构提起笔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