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金齐南侵篇 (第5/7页)
,楚州知州樊序弃城而逃。韩世忠不得不从高邮军南撤,渡过长江,退保镇江府。27日,赵鼎升任首相兼知枢密院事。28日。沈与求升任参知政事。 赵鼎四岁丧父,由母亲抚养长大,进士出身,在升任首相前没任何可记录的政绩。在如此风起云涌、天地变色的大时代里。他跟着大队人马从开封逃过长江,居然啥事也没参与。这人得低调,或懒惰到什么程度呢? 这样一个人居然成了首相,这只能说他是一幸运的替代品。赵构已是大宋朝的第10位皇帝,论帝位之不稳,他高居第一!比不孝的养子宋英宗、篡位自立的赵光义都飘摇,导致他换宰相的速度也宋朝第一! 据实而论,赵鼎只是他随意选的一轮换棋子。但赵鼎却是建炎南渡以来最强硬的一位首相,之前每位宰相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慧,无可否认,连黄潜善、汪伯彦之流也能算得上生存智慧高深的人。更不用说朱胜非能把敌人玩残的斗争智慧…可对外敌有勇气的却只有赵鼎一人。由此而论,他才、德、智、勇兼备,以前之所以沉默,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。很可能是他不想露头? 这时赵鼎以首相之权力压官场,第一决策抗战。第二复职张浚。第三…请太监吃饭。太监集团在苗刘兵变中大受摧残,可底气还在,赵构仍是那么的爱他们、信他们,搞得是否亲征都得和太监们亲密协商后才会生效… 赵鼎在都堂摆了一大桌,和十几个顶级太监聊了好半天,才算让太监们点头答应在某些问题上闭嘴。 10月1日,朝廷接到韩世忠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