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张浚之死篇 (第6/7页)
涂且嫉贤妒能。害曲端、迫岳飞、拆李显忠的台,这才是他领导艺术的体现! 不过,张浚一生中有一样唯一值得称道的品质:那就是气节!从始至终,他对外锐志抗金、对内不屈于秦桧,哪怕颠沛流离20年,也绝不低头!这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,张浚哪怕德行有亏、能力不够、私心过重,但这一点也足以让人肃然起敬! 张浚实实在在是为国cao劳而死的!立足于这一点,我们原谅他,且向他致敬吧… 张浚的死让汤思退等败类如愿以偿,这帮从头坏到脚、无可救药的民族罪人欣喜若狂,成批量有建制地上书,要赵眘尊重客观事实,尊重过往历史,别再做没意义的抵抗,直接放弃两淮地区,退守长江南岸。马上遣使向金国乞和,这才是眼下免于国家沦亡的唯一机会… 29日,汤思退命魏杞出使金国议和。赵昚亲自面谕魏杞,为和谈定底线:1名分要争;2金军要退兵;3岁币要减;4中原人不归还…魏杞自己也拟了17条上奏,由宋孝宗一一首肯。于是出发,临别时对皇帝说“臣将旨出疆,岂敢不勉!万一敌人无厌,愿速加兵” 胡铨上书极力反对议和“和议若成,有十可吊。不成则有十可贺”太学生王质也上书反对议和。 9月21日,赵昚任命汤思退都督江淮东路军马,长江下游的军事大权完全cao于汤思退之手。奈何这人一点军事都不懂。不怕!23日,再任老牌保皇干将杨存中为副都督,钱端礼、吴芾为都督府参赞军事。 如此这般,南宋尽一切努力促成和议。金国方面也变得重视。史料证明:这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