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端平入洛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端平入洛篇 (第6/6页)

处皆增屯戍、设伏兵。因此,朱扬祖畏惧不前。孟珙毅然曰“淮东之师由淮西溯汴,没有十余天绝不能到!我精骑疾驰,不十日便可竣事。等到蒙古大军到来,吾已归矣”于是孟珙亲自与二使昼夜兼行,来到洛阳诸陵前,奉宣御表,成礼而还…

    本月,福建路邵武军代理知军王埜平定建宁府建阳县的群盗。

    9月6日,赵范上表弹劾赵葵、全子才、赵楷、刘子澄等人,分别被处以削秩罢职等处分。又追究杨谊之败的责任,徐敏子、范用吉也受牵连。另外,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也被罢,以赵范代之。

    10月,宋理宗召真德秀为翰林学士、魏了翁直学士院。

    孟珙在襄阳府招募15千余中原精锐之士,分屯漅北、樊城、新野、唐、邓之间,以备蒙古,取名镇北军。11月17日,朝廷正式赐名襄阳府驻答刂御前忠卫军,由孟珙兼领。

    12月15日,蒙古使者王檝来到临安,指责南宋败盟。27日,邹伸之、李复礼、乔仕安、刘溥等人受命前往蒙古解释。

    宋军的这最后一次北伐,在理宗端平元年,进军的终点站是洛阳,所以史书称之为“端平入洛”行动持续近两个月,以轻率出师始、以仓皇败退终,事后盘点一下“端平入洛”有三个直接后果。1物质伤害。南宋国防力量被急剧削弱,军民死伤十余万、近百万石粮草遗留在敌境、战械辎重损失无数。2心理伤害。南宋由刚刚的联蒙灭金提升的士气瞬间全没了,从此彻底丧失与蒙古主动争胜的心气,变得被动消积起来。3给了蒙古南侵的合理借口,连起码的道义之争都彻底输掉!(未完待续)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