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38 (第3/4页)
之相,他和好名声真心不沾边。 “罢。” 骂就骂吧,闹心也没用,不过是多添一层烦恼。在他决心问鼎逐鹿时,好名声就同他无缘。史书如何记载,随他去好了。 马车一路前行,至广陵停靠码头,换乘盐渎大船。 船身达十数丈,高过百尺,不像寻常河船,更似能远洋的海船。 大船停靠码头,引人争相围观。 见到桓容走下马车,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,“是桓使君!” “桓使君?” “幽州刺使桓容!” 人群当下沸腾。 桓容身在盱眙,日常埋首政务军务,尚不知各项政策已传遍临州。尤其是创办书院学校,免学费接纳庶人流民,更是引起轩然大波。 幽州不提,临近州郡遍地传言,有流民乃至村人富户拖家带口,想要前往幽州,奈何州兵不放行,使钱都没用。 相邻的侨郡感触最深。 先时幽州地广民贫,时常面对鲜卑侵扰,属于不能安居之地。 现如今,慕容鲜卑被灭,秦氏同桓容有生意往来,边境短暂安稳,无需日日担心兵祸。桓容大力发展商贸,寻来耕牛,改造农具,配合朝廷旨意免去农税,减免商税,幽州日渐繁荣,流民更是少见踪影。 以前大家都一样,吃糠咽菜,一天一顿都吃不饱,还要隔三差五断炊。 自桓容上任以来,州治所施行善政,郡县官员受过教训,有前车之鉴,不敢阳奉阴违,百姓实打实的得到好处。 吃不饱的人越来越少。 只要肯干活,能下力气,甭管男女都能找到活干,哪怕是五六岁的孩童,都能用捡拾的枯草和朽木换钱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