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九四章 骂她又如何? (第2/4页)
他以钦差大臣的特权,免除叶长春的县令之职,从而平息民怨。 崔文卿对着他微不可觉的点点头,表示同意,冷着脸问道:“叶县令,本官很是好奇,不知道你这县令是如何得来的?门荫还是科举?” 听到崔文卿此话,叶长春有些不好意思,言道:“不瞒安抚使大人,下官……下官这县令之职……乃是捐出来的!” “什么?捐的官?”崔文卿着实一惊,这才明白叶长春之所以如此昏庸无能的原因。 所谓捐官,就是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。 史书记载“秦得天下,始令民纳粟,赐以爵”之,此后到西汉时,则形成制度,以下两晋南北朝,隋唐两代都有捐纳。 而到了大齐,因财政困难,故而捐官之风更盛,官员中就有不少是捐纳得的官。 但就实而论,捐官授予的官职一般都不是那么重要的职位,也鲜少有县令乃是捐官而来,故而崔文卿才如此惊讶。 “那不知叶县令在捐官之前,乃是干什么的?”苏轼出言一问。 叶长春尴尬笑道:“下官在当官之前乃是保德县的地主,家里有千亩良田,两年之前嫌满身铜臭,整日太过无聊,想过一过官瘾,于是乎就花了一万两银子,从振武军那里捐了一个县令来当。” 崔文卿一听顿时就怒了,骂道:“折昭这个臭娘们,居然如此贪财,收了一万两银子就让这样一个昏庸之人当了县令,着实荒唐!” 此言落点,叶长春恰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