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八一一章 中秋月夜之谈 (第4/4页)
、齐王相争之担忧,也听出了她对朝局动荡之担忧,一时之间不由有些默然。 然而很快,崔文卿就疑惑尽扫,淡淡笑问道:“学士,你觉得变法乃是皇权之争,然在我看来,却是有失偏颇了。” 见陈宁陌露出认真聆听之色,崔文卿继续娓娓而言道:“自隋唐以降,数百年来不论是律法还是制度,基本上都没有太多改变,纵然有天纵奇才出世进行相应改革,然就实而论,却是人在政在,人走政消,犹如无根之浮萍般,无法长久,前朝西平郡王陆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故此,大唐三百年亡矣!这其中固然有统治者奢yin昏庸之由,然最为关键的,还是政治制度无法适应时代之变革。” “政治制度无法适应时代之变革?”陈宁陌自言自语一句,“其实现在政治制度已经很是完善,难道就不好么?” 面对陈宁陌之问,崔文卿却是一笑,作为后世诸多政治制度的知晓者,崔文卿不敢妄论太多,然就华夏古代而言,其政治制度比起西方来说,却较为单一了。 单一到自大秦以后,几乎都没有发生过翻天覆地之改变。 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关系更是成为了儒家社会的基本纲常。 当然,儒家制度的实行对于盛世来说,在稳定统治方面有很多积极意义,然却随着后世程朱理学的流行,而渐渐变为了腐化之僵尸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