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七零一章 赋税的问题 (第1/4页)
小道之上,几人策马慢行,马蹄声亦是不疾不徐。 崔文卿继续开口道:“既然是开国郡公,想必宁护卫家中也有田畴食邑吧?” 这一点宁贞自然知晓,点头言道:“昔日开国论功,太祖皇帝曾赐在下祖父良田千亩,就在离洛阳城不远的黄河岸边。”zWWx.org “那你可知你们所有的这片田地每年缴纳赋税几多?”崔文卿又是一问。 宁贞想了想,言道:“我曾听爹爹说过,似乎是每年粮食所产的一成半,也就是说,每收获十石粮食,需要缴纳赋税一石五斗。” 崔文笑问:“那你可知平常百姓需缴纳多少赋税?” 对于这一点,不了解情况的宁贞自然是懵逼的,摇了摇头表示不知。 崔文卿打了一个响指,转头对苏轼笑语言道:“苏兄,请你来告诉这位不知柴米油盐的宁护卫,咱们大齐农人须得缴纳多少赋税。” 苏轼忍俊不禁的点了点头,向着正对着崔文卿怒目而视的宁贞言道:“按照目前朝廷赋税规定,寻常农人需缴纳所收粮食的四成,也就是说,每收十石粮食,农人需要缴纳赋税四石。” 苏轼的话音刚落,宁贞顿时就惊讶了,一双好看的柳眉也是挑的老高,露出了一个不能置信之色。 苏轼也没有待她发问,继续轻叹解释道:“开国郡公之所以只需要缴纳一成半的赋税,乃是因为朝廷对于功勋大臣在赋税方面本就有优惠,延伸至地方州郡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