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神宗崩溃篇 (第5/7页)
前面那8个皇帝所有毛病他都有,且在每一项上都青出于蓝,像他就是上天派来败坏辽国的。当然这里也有他爷爷耶律洪基的功劳。耶律洪基是个罕见的长寿皇帝,在位共46年。活到70岁才死…这样长时间的折腾,再由天才孙子接着败家,如此这般,辽国想不灭亡都难! 元丰7年(1084)1月,西夏人发了急,集结国内所有80万大军,妄图收复兰州。可是13日,80万大军再次被李宪的熙河军团大败于兰州城下。 22日,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被改任常州团练副使。话说来到黄州后,生活向苏轼展示了另一面。在这之前。在老家眉山,他有父母照顾,进京后名满天下,有欧阳修那样的文坛宗主罩着他,反变法时与王安石作对。身后有司马光等权臣大佬撑腰,哪怕贬到杭州、密州、湖州,他官也是越作越大,从通判变成知州。可乌台诗案后,他成了监外执行的罪犯,除一份工资外,所有政治权力完全剥夺,更由于得罪的是皇帝,也谈不到什么前途…就连怎样才能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!北宋官员们拿到的工资并不都是铜钱、布匹、粮食这些硬通货,这是只有京城顶级大佬们才有的待遇,各地方官员们的工资绝大多数都是些实物,想变成钱?就得自己想法去折换!如这时的苏轼,他工资由公家造酒用过的袋子来顶替,每月领到后得自己卖出去,才能到市场上买米买面,回家过日子…堂堂苏学士成了小商贩?怎一屈辱了得!可更大麻烦还在后面,这份单薄工资很快就不足以养活苏轼那1妻、1妾、4个儿子、4个儿媳及孙子若干、仆役几个,这么多张嘴靠那些旧酒袋子吃饭,很快就会饿死! 困境中,苏轼作出了之前他死都不会作出的选择,他一姓马的朋友替他向州里申请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