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张浚回朝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张浚回朝篇 (第3/7页)

然作色,清晰地对他讲“大哥(赵构称呼赵昚为大哥),待老夫百年后。汝再行此事”除非我死了,不然你别想挑事,搞什么北伐!

    当天赵眘神情恍惚出了德寿宫,一路上他想了很多,北伐是不讨喜的,做下去很可能会导致皇位不稳,至少也会被人骂不孝顺…可不做呢?之前35年间凝结了从徽钦二帝以来,宋朝皇室数不清的屈辱,甚至是开汉文明有史以来的最大屈辱!任何一稍有血性的人都无法忍受。何况是他赵眘!赵眘有着巨大的荣誉感,这种感觉很可能来自他的血统。那源自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骄傲血脉!但也很可能是他天生的独有个性,两宋16帝2王。唯赵昚一人,骄傲到了敏感的地步!为了尊严,他能去做任何事!

    这时赵昚思前想后,决定不顾一切推行北伐!而这就得更强硬地支持张浚!从这时起,赵眘坚定站在了张浚的身后,他先是写了篇《圣主得贤臣颂》送给张浚,给张浚定性。接着在皇宫深处的内祠中立下张浚的生辰牌位,每次宣诏张浚议事前,先要到祠堂里恭敬参拜一番,才会召张浚入宫…这叫“示以不敢面诘”是亘古未有之礼遇!

    传到了外界,说什么的都有。有赞叹赵眘不愧厚德载物如大地,于国难当头时,能比当年周文王礼遇姜子牙做得更到位。很显然,宋朝必将因此中兴。有的摇头哀叹,这都是什么事啊,张浚何许人?有过啥建树?难道是富平惨败、淮西军变吗?凭这些都能成中兴之贤臣,受不世之礼遇…这皇帝傻到底了!

    传到赵构的耳朵里,当爹的心里一哆嗦,这是真要重用张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