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张浚回朝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张浚回朝篇 (第6/7页)

都争取过来,甚至变成他的手下,一起为北伐努力!

    这件事再次证明了张浚是位乐观主义战士。他在每次斗争来临前都信心满满,如这次…

    史浩是个官场新丁,不过就是新皇帝的老师,之前的履历表是温州教授、太学正、国子博士…这和张浚怎么比?张浚在靖康之变前的开封城里都比这些头衔大得多!

    所以张浚不以为这是场战斗,他很轻松地走上金殿,估计就差点当面问皇帝:您今天到内祠里参拜过我的生辰牌位了吗?转而再问史浩:皇帝都这样,你是不是也应有点表示?你想随便就和我说话吗?

    张浚是昂扬的、正义的、神一般的存在!史浩也认可这一点,于是张浚得以先开口,论述他的北伐大计!

    张浚说:皇帝应下诏亲征,第一阶段先到建康…

    史浩反对:皇帝去建康是以什么名义?是亲征?那么率先挑起战端,是为不仁!是巡边?那么花费是多少你知道吗?完颜亮南侵时太上皇亲征,沿途各州县耗费的巨资不算,光朝廷内库就支出1400万贯,现在朝廷是不是还能支出这些,你自己去查账本…当然你可直接提议把都城迁往建康,那样花费可打进正常开销里,毕竟朝廷在哪都要花那些钱。可建康没皇宫,怎样安置皇帝?就算皇帝可以将就,太上皇怎么办?如皇帝单独亲征,那么禁军必将分成两部:一部留临安保卫太上皇、一部去前线,这样单薄的兵力,万一金军突袭,你怎样保证皇帝的安全?

    一系列问号问得张浚哑口无言。这都是事实,张浚决定回避。他强调皇帝应有勇气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