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余玠治蜀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余玠治蜀篇 (第3/7页)

7年失去关外、1236年蜀地残破,所存州县无几,国用日益困窘。到今年1243年这16年间,朝廷共任命宣抚使3人、制置使9人、副使4人…可这些人或老、或暂、或庸、或贪、或惨刻缪戾、或遥领而不至、或生隙而罕谋,监司与戎将各专号令,蜀政日坏,百姓可说是民不聊生。

    直到如今余玠到任,开始大幅改革弊政。余玠把治蜀任务分成两步走:

    第一,聚统人才。蜀川自古多杰士,只要用心,人才不缺。余玠专门在帅府左面造了一所招贤馆“集众思、广忠益,诸葛孔明所以治蜀也。士欲有谋以告我者,近则径诣公府,远则自言于所在州县,以礼遣之。高爵重赏,朝廷不吝”每有士至,余玠皆亲自礼接。言有可用,随才而任。不可用亦厚遗谢之。

    没多久,余玠就得到了王坚、张钰、张实、冉琎、冉璞等人才。前三者在日后大放光彩,成为南宋战将群落里的璀璨明星,支撑着汉民族与蒙古军死战到底。而后面的播州冉氏兄弟更具决定性:因没他们,就没蜀川!

    冉氏兄弟一连在余玠的招贤馆里住了数月,却一句话也不说。余玠疑惑“你们是不是要看我待士之礼究竟如何”于是将兄弟俩安排进专门招待朝廷大员的贵宾馆里,并派人暗中观察这对兄弟的所做所为。观察的人报告说“他们不是对面而坐,用白在地上画些山川城郭,就是在外面乱转”余玠听后也不明白这两兄弟在搞什么鬼?

    十多天后的11月的某一天,兄弟俩终于主动来找余玠,并要求余玠屏退一切旁人“我兄弟承明公礼遇,已商议出一些有益于守蜀的计策。我们认为当下最关键问题,是把潼川府路的合州城迁出”余玠大喜跃起“此玠志也。不过我却想不到迁移到什么地方”冉氏兄弟说“蜀口形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