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余玠治蜀篇 (第4/7页)
胜之地。莫若钓鱼山,就请徙此。之后如有得力的大将、充足的粮食,钓鱼一城便胜十万雄师”余玠大喜“我果然没有看错!你们兄弟真乃奇人。我不敢抢功。将上奏朝廷为你们请功。也请你们助我完成迁移筑城的大事业”宋理宗此时全力支持余玠,对余玠的请求没有不准的。当即下诏:冉璡为承事郎,权管合州;冉璞为承务郎,权通判州事。 冉氏兄弟最终帮助余玠完成了蜀川独特的山城防御体系,其中代表作当然就是合州钓鱼城!钓鱼城石壁陡峭、山势耸立,相对高度达300余米,山下嘉陵江、涪江、渠江三水环绕。南、北、西三个方位临水,只有东面可登临… 山水之利。足以固险。山水之便,可通达蜀川各地。如此雄关,又地处如此要害,这正是上天赐予蜀川之地的天然堡垒! 可惜当时却没几个人赞同!传统思维是人类共性。千古以来只有极少数人杰才能破除之。余玠想在原有的钓鱼寨基础上扩建钓鱼城,上下一片哗然,觉得新来的长官真是不着调。眼放着现成的城池不加固,却跑山顶上去喝冷风?余玠力排众议“城成,则蜀赖以安。如不成,我一个人独自上钓鱼城就是,不用你们跟着” 钓鱼城城墙高数丈,用石块垒成,全城8个城门。分别有外郭、外城、内城三道防线。南北各构筑一条一字城与嘉陵江相连,以便补给,同时能阻挡敌军城外运动。还可与外城形成立体攻防体系! 钓鱼城的成功还带起了周边一系列山城的兴建。成都、篷、阆、洋、夔、合、顺庆、隆庆8州府共建有云顶、运山、大获、得汉、白帝、青居、苦竹、天生等10余座山城!它们因山形而筑“棋布星分,为诸郡治所。屯兵积粮,为必守计”同时余玠将金州都统司迁至大获城,以守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